当前位置: 首页 > 范文大全 >

高考作文备考|高品范文《想有所成就请从博览群书开始》赏读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31 09:39:57    

【名校金题】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人不博览者,不闻古今,不见事类,不知然否,犹目盲、耳聋、鼻痈者也。----王充

一个人一辈子只读那一类书,范围很窄很窄,思想也永远不能开禁。----周谷城

边缘科学诞生以后,要求学者们具有更广泛的学识。----贝弗里奇

综合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“学习”怎样的思考和感悟?请据此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①选准角度,自拟标题;②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,文体特征明显;③不少于800字;④不得抄袭,不得套作。

立意

1.读书可以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。

2.善读书可以医愚。

3.人不读书,其犹夜行。

4.读书可以让我们摆脱平庸。

5.读书会让我们变得高尚。

6.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。

更多高考中考小升初作文导写详见《何静老师读写秘笈》

【高品范文】

想有所成就请从博览群书开始

文/一考生

博览群书,是古代有所成就的学者共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。只有博览群书,才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成分;只有博览群书,才能写出精彩的作文;只有博览群书,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。

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用蜜蜂采蜜比喻博览群书、广泛涉猎的道理:“必须如蜜蜂一样,采过许多花,才能酿出蜜来。倘若叮在一处,所得就非常有限。”鲁迅先生的形象比喻更使我们学生明确要写好文章,就必须博览群书的道理。

自古以来,博学是学者的基本功,而“开卷有益”也就成了学习的座右铭。

汉代的王充提倡通览古今,他把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所列的六艺、诸子、诗赋、兵书、术数、方技等六大类一万二千多卷的浩繁典籍,差不多都阅读钻研过。他认为读书既要知今,也要知古,知古不知今,谓之陆沉(不解世事);知今不知古,谓之盲目(不明事理)。他还说:人不博览者,不闻古今,不见事类,不知然否,犹目盲、耳聋、鼻痈者也。由此可见,广博学习的重要作用不容轻视。

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主张纵观百家之言,不为一家之说所限。正因为它注重博采,才能有所创造,完成了“总结万殊,包吞千有”的著作《史通》。

清初学者陆世仪的经验:“凡读书须识货,方不错用功夫。”所谓识货就是对读书有选择,区别对待。有些书只要“观其大意”——泛读,而有些书要“一一寻究”——熟读,有些书却要“终生诵读”——精读。

这些事例都说明:只有不耻下问,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;只有知今知古,才能成为博学的人;只有见多识广,才能成为博学的人。

而博学不仅要知今,而且要知古;不仅要知己,而且要知彼;不仅要了解一家之说,而且要博采百家之言;不仅要专攻一门学问,而且要触及各种领域……

今天,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,纸书电子书应有尽有,父母、老师都尽其所能的给我们列出了很多品质书目。而就在我们学校的文学社里,也是典籍、文学、社科、科幻各种书籍品类齐全,古今中外皆有,可是很多同学都不知道珍惜时间,不好好看书,这不是浪费吗?

让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,从现在开始养成天天看书的好习惯吧,不断增加阅读量,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眼界,学习古人博学、苦学、勤学、乐学的精神,成为知识通达之人,成为知识渊博之人,成为国家栋梁之才。

相关文章:

碧玉为什么越戴越黑(碧玉会不会变色?)04-02

花为什么叶子变黄枯萎(兰花叶发黄干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)04-01

为什么要买排屋别墅(联排别墅vs独栋别墅哪个好呢?)04-01

实木地板为什么要打龙骨架(安装木地板要打龙骨吗?)04-01

伴郎为什么要未婚的人当(伴郎伴娘必须未婚吗?)04-01

为什么要装新风系统呢(新风系统有必要装吗?)04-01

红掌的花为什么不红(红掌花不红的原因和解决方法)03-31

化粪池为什么不会满出来(化粪池构造介绍)03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