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仅以戏剧性的方式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,还能增添文案的趣味性和传播力。
别的不说,最近还发现了一波神反转的社畜吐槽文案,可谓是既扎心又有趣,让人叫绝不已——
01

02

03

04

05

06

07

08

0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16

17

18

19

20

21

22

23

24

25

26

27

28

29

30

31

32

33

34

35

36

37

38

39

40

41

42

43

44

45

46

47

48

49

50

51

52


这一路看下来,大家也能发现这些反转文案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就在于不断制造惊喜。
而这种惊喜的套路,多多少少也有迹可循——
比如,吊起悬念,解构固有的常识
比如“上班拿的不是工资”“今晚的月亮涨了牙齿”勾起悬念,或是说“明日何其多……不如再拖拖”,“让研究生研究中午吃什么”……把日常的认知做意料之外的重新注解。
在不断的打破和解构之间,制造各种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和惊喜。
活用谐音,陌生的事物碰撞出新的内容
比如,“窝囊费”“《从百草园到三只松鼠》”……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,通过谐音和押韵的方式替代,碰撞出新的趣味。
以退为进,制造幽默的情绪反差
比如,“如果生活出卖了我,我希望论斤卖”,被卖了本是令人不甘的事,没想到来了句摆烂到极致的“论斤卖”。让人提起的一口气,直接幽默化解了。
……
不过关于“反转”的魅力,我还想起自己曾看过的一个民间经典小故事。
说是——
明代解缙给一老太太祝寿,他上来就来了一句:“这个婆娘不是人”,把老太太的脸气绿了,大家也吓个半死;
没想到他随后补了一句:“九天仙女下凡尘”,反夸了一波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,松了一口气;
谁知他紧接着又说了句:“儿孙个个都是贼”,让气氛再次降为冰点;
最后他再次添了句:“偷得蟠桃奉至亲”,化解气氛,逆转了场面。
总之就是在你要给他讲讲什么是“说话的艺术”的时候,反被他秀了一脸什么是“说话的艺术”……
这种反转看起来风险很大,跟坐过山车似的,让人替他擦把冷汗。
总之,我觉得蛮有意思的。
希望这些段子似的反转文案也能给大家带去一点快乐和灵感。
相关文章:
碧玉为什么越戴越黑(碧玉会不会变色?)04-02
花为什么叶子变黄枯萎(兰花叶发黄干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)04-01
为什么要买排屋别墅(联排别墅vs独栋别墅哪个好呢?)04-01
实木地板为什么要打龙骨架(安装木地板要打龙骨吗?)04-01
化粪池为什么不会满出来(化粪池构造介绍)03-31